数据空间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/数据知识

数据标准管理:基础数据标准(以银行业为例)

发布时间:[2023-08-08] 来源:网络
点击量:

什么是数据标准?

数据标准是系统之间,业务部门之间沟通与交换的基础,确保大家对同一个东西的理解保持一致。

 

图片1.jpg 

数据标准定义:对数据的表达、格式及定义的一致约定,包括数据的业务属性、技术属性和管理属性的统一定义。

——《JR/T0105-2014 银行数据标准定义规范》

 

基础类数据标准:针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数据制定的标准化规范。(例如客户编号,客户名称等)

 

基础类数据标准

(一)基础数据标准内涵

基础类数据标准通过业务属性、技术属性来描述数据规范化要求。可使用如下基础数据标准的信息项属性架构:

 

图片2.jpg 

 

1.通过业务属性,明确该数据标准的定位和用途;

2.通过技术属性,明确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是可实现的参数要求;

3.通过管理属性,明确数据标准的管理组织信息;

4.通过代码值的列示,对代码类数据标准的划分方式给出了权威的说明。

 

(二)基础数据标准化的意义

1.便于信息系统的管理,提高数据交换与使用的效率;

2.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,防止一物多码、一物多名、物名错乱的情况;

3.统一基础数据,便于业务数据的汇总、报送、分析应用。

 

(三)如何管理?

监管要求

在《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引》(下称《指引》)第三章的数据管理部分对数据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:

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覆盖全部数据的标准化规划,遵循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。数据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化政策及监管规定,并确保被有效执行。

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数据采集的统一管理,明确系统间数据交换流程和标准,实现各类数据有效共享。

数据标准的制定要求

01制度保障先行

应在制度中明确各个角色以及定义相应的分工界面,固化管理流程,为制定数据标准、管理数据标准提供指导性意见。

02归口部门发挥牵头作用

归口管理部门需积极发挥带头作用,推动和监督标准管理流程的执行。通过激励和问责考核体系,推进数据标准工作的制定与执行落地。

03自下而上归纳与由上而下演绎相结合

制定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自下而上梳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情况,同时也需要自上而下定义数据主题、细化分类,两者结合才能实现全面整体的数据视图,形成有效的数据规范要求。

04以银行实际需求为根本

需要明确以银行实践及银行需求为根本,根据业务实际个性化的制定数据标准,避免造成 “空中楼阁”,难以落地。

谁来制订?

数据标准的制定过程离不开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共同探讨、共同商榷,不是任何一个部门的“单打独斗”。

图片3.jpg 

数据标准制定分工

业务管理部门:作为业务规范者,为数据标准提供权威业务定义,进行数据标准业务含义管理,维护并解释数据标准。

信息技术部门:作为技术规范执行者,确认数据标准的可落地性并执行标准落地工作。

 

总结

“书同文、车同轨”,数据标准化是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根基之一。银行各部门需要对数据标准保持高度重视,推动数据标准的落地。

 

 

中翰软件:专注数据治理18年(http://www.jobhand.cn

 

 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为本网站原创,或者是在网络搜索到的优秀文章进行的编辑整理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读者朋友们学习、参考。对于分享的非原创文章,有些因为无法找到真正来源,如果标错来源或者对于文章中所使用的图片、链接等所包含但不限于软件、资料等,如有侵权,请直接致电联系,说明具体的文章,后台会尽快删除。给您带来的不便,深表歉意。

 

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匿名发表